DB3301∕T 0468-2024 实有人口数据治理规范(杭州市)

ID

247D1FF607E54A4E8509C8CA51899076

文件大小(MB)

0.42

页数:

17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35.240.01,CCS,L 67 3301,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DB3301/T 0468—2024,实有人口数据治理规范,2024-08-30发布,2024-09-30实施,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301/T 0468—2024,I,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2,5 治理架构 2,6 治理过程 3,7 数据应用接口 .7,8 数据评价与改进 7,附录A(资料性) 实有人口和地址地名信表信息 8,附录B(资料性) 数据清洗示例 .11,参考文献 .13,DB3301/T 0468—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市西湖区数据资源管理局、杭州市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政法委员会、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杭州西湖新基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西湖智算公共服务有限公司、杭州西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宏、陈春江、方建军、李志强、吴宣铖、吴志伟、马文翰、孙慧洁、叶文烨、商康俊、周丽华、丁鹏、施昶帅、念灿华、从方祥,DB3301/T 0468—2024,1,实有人口数据治理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实有人口数据治理的基本要求、治理架构、治理过程、数据应用接口、数据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实有人口基础信息和地址信息的数据治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61.1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 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GB/T 2261.2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 第2部分:婚姻状况代码,GB 3304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 4658 学历代码,GB/T 4762 政治面貌代码,GB 11643 公民身份号码,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39477 信息安全技术 政务信息共享 数据安全技术要求,GA 214.12 常住人口管理信息规范 第12部分:宗教信仰代码,GA/T 1218 实有人口基础信息数据项,DB33/T 2487 公共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指南,DB3301/T 0296—2022 社会治理要素统一地址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实有人口 actual population,区域内实际居住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数据治理 data governance,数据资源及其应用过程中相关管控活动、绩效和风险管理的集合,[来源:GB/T 34960.5—2018,3.1],网格grid,在社区(行政村)及其它特定区域划定的基层治理基本工作单元,[来源:DB3301/T 0296—2022,3.6],DB3301/T 0468—2024,2,数据仓 resource data warehouse,业务过程中收集、产生的,随时间动态更新,信息类型、格式等相对稳定的各类公共数据资源集合,[来源:DB33/T 2350—2022,3.2.3.9],4 基本要求 组织保障,应建立实有人口数据治理组织架构,包括数据管理者、数据执行者、数据提供者、数据使用者等,主要职责:,a),数据管理者:负责组织和管理数据治理的运行,建立和维护数据治理框架和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牵头制定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分类和标准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工作,b),数据执行者:负责执行数据治理策略和规范,负责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访问等具体的数据操作任务,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处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安全,c),数据提供者:负责提供数据资源,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归档和更新等工作,按照规定的数据标准和政策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组织的决策和业务需求,d),数据使用者: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决策和业务操作。应遵守数据治理规范,确保数据的合法使用和保密性。提供数据使用的反馈和需求,改进数据治理的效果。 安全保障,4.2.1,安全管理应符合GB/T 39477、DB33/T 2487的规定,4.2.2,数据归集、治理、应用等系统应达到GB/T 22239等级保护三级及以上的要求,4.2.3,数据应存储于数据仓,并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数据脱敏和审计功能,数据实时或定期备份,4.2.4,应对数据的使用和维护行为进行监控和审计。 数据标准管理,4.3.1,应结合业务实际,统筹管理实有人口数据和地名地址数据相关标准,4.3.2,应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规范数据资源管理工作,4.3.3,应建立数据治理规则,对数据资源进行治理实施和处理,5 治理架构 概述,实有人口数据治理的总体架构分为三层,包括数源层、治理层、应用层(见图1),DB3301/T 0468—2024,3,图,1 总体架构 数源层,由多个部门提供实有人口和地名地址源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户籍数据、基层摸排数据、基层治理系统中的人口数据、死亡人口数据、党员数据、失信执行人数据、门诊就诊数据、行政办件数据等。 治理层,实现实有人口的数据识别、数据归集、数据清洗、数……

……